| 
 | 
 
 
现在很多人去旅行都喜欢住民宿,尤其年轻人。 
 
于是在一些旅游胜地,就有很多人开民宿赚钱。而最近因受疫情影响,不少民宿经营遇到了困难。 
 
但是,这并不代表名宿会被淘汰。我认为疫情总会过去,人们被禁足了那么久,一旦疫情消散,大家更会报复性旅游。 
 
只要旅游需求旺盛,就能够带动住宿业大发展。我相信,民宿在未来还是会强势回归。 
 
但今天不是讲开民宿的项目,而是讲一个与青年旅馆相关的项目。 
 
什么是青年旅馆呢? 说白了,就是一个比酒店及民宿更加经济实惠的旅馆。 
 
一些国外背包客,他们全世界旅行,这种青年旅馆是他们住宿的首选。 
 
倒不是说他们都希望省钱,而更多的是他们喜欢多人房间,可以相互交流。 
 
另外,这些青年旅馆的客人多数都是国内年轻人、或者就是国外旅客多,他们往往都会为国外游客提供更多服务。 
 
由于中国是非英语国家,我们大部分人都讲国话,一些国外背包客来旅游,他们随行如果没有翻译,或者懂中文的人,那么他们在语言沟通上其实还是挺不方便的。 
 
项目哥一直说,有痛点就有需求,有需求就能催生服务。 
 
在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这样发达的旅游城市里,有很多外国背包客集中在那里。 
 
可能聪明的朋友已经猜到了,这个生意就是挣外国背包客的钱。 
 
因为大家都知道,外国旅客很喜欢地图指南,到哪旅行都会手拿一份地图作为导向指引。 
 
既然外国旅客来到我们城市旅行,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好的体验,那么我们何不为他提供一份全英文的地图指南? 
 
简单来说,就是把外国人爱去的好玩的、有英文服务的地方做成地图/手册,就是那种英文版旅行地图指南,这种在东南亚国家就特流行。 
 
 
 
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,大概就是类似上面这种。 
 
是不是很熟悉,现在某些城市的书报摊上,或者图书馆都能够见到吧。 
 
而在20年前,我们每到一个城市,是不是都要先买一份城市地图? 
 
虽然现在被淘汰了,但是对于国外游客,这种地图指南却重新有了市场。 
 
在西安就有一个小伙,他把城市旅游地图翻译成了英文版,而且是自己亲手设计的,因此属于自己的版权。 
 
其实也是很简单的,专门为国外背包客设计的。把热门景点、旅行线路、好吃好玩的地方、住宿点、交通便利信息,糅合在一张纸上,制作成一份英文指南。 
 
一份英文指南,怎么赚钱呢? 
 
地图分两面,正面中心部分是地图,而背面全部都是广告位置。另外,正面的边框一圈,也被设计出n个广告位置。 
 
你估计想到了,没错,这份地图变成了一份刊物,或者说类似一份报纸了。报纸可以打广告吧,赚广告主的钱。 
 
你可能会说,人家报纸有发行量啊,多人看。没错,我们也要增加“发行量”。 
 
小伙子前期打算是印一万份这样的地图册,印之前的主要工作就是“广告招商”。毕竟,有钱才好办事。 
 
他拿着样刊,跑遍了城市内容的大小青年旅馆,酒店,西餐厅,手表珠宝店,各种外国人喜欢出入的场馆等等,去跟这些商家谈合作。 
 
怎么谈呢?在地图上做广告,一年费用5000元,一期500元,一年12期。 
 
对于广告位置大小的设计,也很灵活,如果广告多,位置可以小点,广告少位置就大点,总之是覆盖整个地图版面的,做到看起来不影响美观。 
 
为了节省成本,商家洽谈都是小伙子自己亲自去做的。而且,整个项目他也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尝试。在第一期一万份地图册中,他做到了净收入1w多。 
 
但这只是他的一次尝试开始,结果验证了项目的可行性,因此接下来他准备扩大规模——增加“发行量”。 
 
地图册就是一个媒体,地图册要投放到哪里?  当然是哪里有外国人,就投放到哪里去。 
 
前面提到了, 国外背包客都喜欢住青年旅馆,小伙子想到了,就把他的英文地图指南放进每一家旅舍里面去,供游客免费拿来使用。 
 
前期,他亲自去跑旅舍渠道,基本谈得都挺顺利。因为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,旅馆相当于多了一项服务。何乐而不为? 
 
何况青年旅舍本来就是做各国游客的生意,你给他们的游客提供信息平台。他们高兴还来不及。 
 
因此,每当房间或者吧台的地图册被拿完了之后,他们还会主动打电话过来要求补上最新的地图。 
 
自此,小伙子一手链接商家,一手链接青年旅舍,将资源整合的玩法玩得很溜。 
 
现在他每周只用出门跑1-3天,副业干就达到了月入大几万元,压根不耽误他主业工作。 
 
但是,他考虑着如果效益越来越好,估计都可以放弃主业,专干这项副业了。 
 
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整合项目,利用一份地图册,整合了旅客、旅舍及商家,做到了多方共赢。 
 
而这份地图册,相当于一个媒体载体。如果把发行量做上去,后期还可以链接更多资源。 
 
写在最后 
 
除了以上地图册的“招商”变现,项目哥也曾接触过某些自媒体行业大V的“众筹出书”项目。 
 
大概就是,他说要出一本书了,目标出版数量是10万册,每本售价20元。 
 
他在书的最后部分,设置了一个叫“微信墙”的版块。可以给人打广告,形式就是:写一段介绍,放一个微信二维码。 
 
现在招商,每个广告收费2000元。你们觉得贵吗?10万册发行量。 
 
一开始,我也觉得有点贵。但是,还是抱着支持和试试的心态,付费做了。令我没有想到的是,至今2年过去了,仍然偶尔有人从这个二维码扫码过来加我好友,说是在某大v书里推荐看到的。 
 
看吧,这就是后期持续的效益。因此,当你发现了一个好的媒体载体,你便可以思考如何利用资源整合的玩法,来去做到多方受益,让自己轻松挣钱。 
 
总之一句话:你能整合多少资源,就能干成多大事。 |   
 
 温馨提示:
1、本内容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 
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 
3、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,请联系我们,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! 
 
 
 |